關于舟山
舟山,浙江省轄地級市,長江三角洲中心區27城之一,位于浙江省東北部,東臨東海、西靠杭州灣、北接上海市。 [1] 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南部島大,海拔高,排列密集;北部島小,地勢低,分布稀疏;四面環海,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冬暖夏涼,溫和濕潤,光照充足。舟山下轄2區、2縣,境域東西長182千米,南北寬169千米,總面積2.22萬平方千米,其中海域面積2.08萬平方千米 [54]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舟山市常住人口為116.5萬人。 [53] [72]
面朝岱衢洋的衢山島,坐擁整個舟山最為豐饒的漁場。經歷過夏季三個半月漫長的休漁期,整個東海將迎來一場屬于海鮮的狂歡。 ...詳情
內容來自

- 中文名
- 舟山
- 外文名
- Zhoushan、Chusan(舊稱)
- 行政區劃代碼
- 330900
- 行政區類別
- 地級市
- 所屬地區
- 中國浙江省
- 地理位置
- 華東地區
浙江省東部
東海舟山群島區域 - 面 積
- 22200 km²
唐武德四年(621年),以句章、鄞、鄮地置鄞州,甬東歸鄞州。八年,又廢鄞州置鄮縣,甬東屬之。開元二十六年(738年),江南東道采訪使齊澣奏請,析越州鄮縣地,置鄮、慈溪、奉化、翁山(今定海)四縣。古甬東境始置翁山縣,下轄富都、安期、蓬萊三鄉。鄮縣縣令王叔通兼翁山縣第一任縣令。寶應元年(762年)翁山設富都監,隸朝廷鹽鐵使。袁晁率起義軍占翁山。大歷六年(771年)翁山縣廢,屬鄮縣。五代·吳越后梁開平三年(909年)升明州為望海軍,改鄮縣為鄞縣。原翁山地域析出復翁山縣,隸于望海軍。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昌國州為縣。洪武十二年(1379年),置昌國守御千戶所。至十七年置昌國衛。洪武二十年(1387年)六月,廢昌國縣,置昌國鄉。徙昌國衛于象山縣南天門山。舟山置中中、中左兩千戶所,隸昌國衛,二十五年(1392年)改隸定海衛。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朝廷頒“展海令”,開海禁,舟山開始展復,漁業農業漸興。移定海鎮總兵于舟山,建舟山鎮??滴醵晡逶?,康熙帝以“山名為舟,則動而不靜”,詔改“舟山”為“定海山”,并題“定海山”匾額??滴醵吣辏?688年),建定??h(原定??h改為鎮??h)。道光二十年(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定海陷落。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二月,英軍自定海撤退。定海鎮總兵葛云飛、壽春鎮總兵王錫朋、處州鎮總兵鄭國鴻率兵3000人重建定海防務。四月,定??h升為直隸廳。
辛亥革命(1911年)后,新置定??h治。
1949年7月,中共定??h委、定??h人民政府在寧波莊橋成立。
1950年5月17日,定海解放后,定??h人民政府遷至定海城關。
1953年6月10日,經國務院批準,析定??h為定海、普陀、岱山3縣,劃入嵊泗縣,設立舟山專區。
1976年3月,舟山專區改稱舟山地區。
1978年9月,成立舟山地區行政公署。
名稱
|
面積(平方千米)
|
陸地面積(平方千米)
|
海域面積(平方千米)
|
島嶼
|
下轄區域
|
---|---|---|---|---|---|
定海區
|
1444
|
568.8
|
875.2
|
127
|
|
普陀區
|
6728
|
458.6
|
6269.4
|
454
|
|
岱山縣
|
5242
|
326.83
|
4915.17
|
404
|
|
嵊泗縣
|
8824
|
86
|
8738
|
404
|
位置境域
舟山市位于長江口南測、杭州灣外緣的東海海域。舟山群島由嵊泗列島、馬鞍列島、崎嶇列島、川湖列島、中街山列島、浪崗山列島、七姊八妹列島、火山列島和梅散列島組成。地理坐標介于東經121°30′~123°25′,北緯29°32′~31°04′。東瀕太平洋,南接象山縣海界,西臨杭州灣,北與上海市海界相接。境域東西長182千米,南北寬169千米,總面積2.22萬平方千米,其中海域面積2.08萬平方千米 [54] ,4696個島礁陸地總面積1440.2平方千米,有島嶼1390個。
舟山島是舟山群島中最大的島嶼,亦是中國第四大島,在《大清一統輿圖》上,中國最大的島嶼是東北一隅的庫頁島,比臺灣島、海南島、崇明島加在一起還要大。1860年,沙皇俄羅斯通過《中俄北京條約》 [7-9] 逼迫清政府割讓該島。從此,這個歷史上的中國第一大島變成了俄羅斯第一大島,中國第一大島從庫頁島變成臺灣島,中國第四大島從崇明島變成舟山島,原來中國的第五大島舟山島變成中國第四大島。
舟山市
地形地貌
舟山新城街景(3張)
氣候
舟山群島四面環海,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冬暖夏涼,溫和濕潤,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6℃左右,最熱8月,平均氣溫25.8~28.0℃;最冷1月,平均氣溫5.2~5.9℃。常年降水量927~1620毫米。年平均日照1941~2257小時,太陽輻射總量為4126×10?~4598×10?焦爾/平方米,無霜期251~303天,適宜各種生物群落繁衍、生長,給漁農業生產提供了相當有利的條件??諝庾匀粌艋芰?,溫差變化小。由于受季風不穩定性的影響,夏秋之際易受熱帶風暴(臺風)侵襲,冬季多大風,七八月間出現干旱,是舟山常見的災害性天氣。
水文
舟山市水文情況復雜,地表水系不發育,多源自丘陵腹地,呈放射狀蜿蜒入海。水系受海島規模影響,流程短,匯水面積小,受暴雨影響,水位暴漲暴落,易引發山洪等自然災害。
地質
舟山屬于華南地層區東南沿海分區舟山小區,出露地層主要有上侏羅統和第四系。上侏羅統以中酸—酸性火山碎屑巖為主,少量酸性熔巖和火山沉積巖,屬鈣堿性系列或弱堿性巖系。第四系松散沉積物分布在海積、沖海積平原區和山麓溝谷地帶,厚度變化較大。
舟山位于華南褶皺系浙東南褶皺帶麗水—寧波隆起新昌—定海斷隆的東北部,也是浙閩沿海燕山期火山活動帶的北段,溫州—鎮海北北東向大斷裂帶從編圖區西部海域通過,昌化—普陀東西向大斷裂帶位于編圖區以南,龍泉—寧波北東向斷裂帶斜貫編圖區。在長期的地殼運動中,它們逐步發展,與北西、北北西和南北向斷裂共同組成了縱橫交錯的基本斷裂格架,并對編圖區火山機構、沉積盆地的形成和發展,對地形地貌的變遷具有控制作用。
水資源
舟山市源于境土相對空間的大氣降水,降水時空分布欠勻,蓄水條件欠好,地表徑流多數直接入海,淡水資源總量欠豐,尤以北東部諸島為甚。多年平均降水量1108.85毫米,多年平均相對濕度78.5%,水資源總量5.74億立方米,人均擁有量為浙江省人均的25.4%,耕地畝均占有河川徑流量為浙江省畝均的51.2%,平均年徑流深為浙江省的51%。地下水資源量1.73億立方米,露頭泉分布點少而不勻,多見季節性泉。在變質巖和花崗巖分布區的溝谷平原,地下水富集,第四系洪積和沖積砂礫帶,孔隙潛水和承壓水豐富,單井涌量在100~1000噸/日。海積平原砂礫灘地下水豐富,但因有海水參與和輸送不便,利用較少?;◢弾r裂隙帶,地下水質優良,但總量欠豐。 [11]
生物資源
舟山市境內植被屬中國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北部亞地帶,浙江省植被區劃中屬天臺山、括蒼山山地島嶼植被片。隨地形由低及高和土質變化,形成泥涂植被、砂地植被、巖礁植被和山地植被等。境內有木本植物544種,隸89科,內古樹名木63種。獸類主要有18種,分隸6目10科;鳥類主要有164種,分隸17目40科,其中白鸛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兩棲類主要有8種,分隸5科,多屬蛙類,偶見山溪鯢等;爬行類主要有24種,分隸8科;淡水魚類主要有26種,分隸4目9科。 [12]
礦產資源
舟山礦產種類較多,有開發利用價值的礦種較少;金屬礦產貧乏,非金屬礦產儲量較豐富,以建筑石料為主。截至2009年,已知礦產有鐵、銅、鉛鋅、金銀、黃鐵、水晶、石墨、明礬石、大理石、花崗石、海砂、凝灰巖及礦泉水等26個礦種50多處產地,但大多為礦點和礦化點,基本無工業開采價值,而非金屬礦產中的建筑用花崗巖、建筑用凝灰巖以及海砂等資源較為豐富,是舟山市開發的主要礦種。 [13]
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市委書記
|
|
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
|
市長
|
|
市政協主席
|
|
市政協副主席
|
友好城市
城市
|
國家
|
城市
|
國家
|
城市
|
國家
|
---|---|---|---|---|---|
美國
|
日本
|
韓國
|
|||
韓國
|
韓國
|
菲律賓
|
|||
提諾斯市
|
希臘
|
意大利
|
塞格薩德市
|
||
維多利亞 [56]
|
塞舌爾
|
-
|
-
|
-
|
-
|
2020年舟山全市家庭總戶數37.6萬戶,戶籍人口96.2萬人,其中,男性人口為47.35萬人,女性人口為48.85萬人,分別占總人口的49.2%和50.8%。全年出生人口4830人,出生率為5.01‰;死亡人口7807人,死亡率為8.10‰;自然增長率為-3.09‰。 [52]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舟山市常住人口為1157817人。 [53] ,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121261人相比,十年共增加36556人,增長3.26%,年平均增長率為0.32%。 [55]
全市共有家庭戶489082戶,集體戶33747戶,家庭戶人口為1052588人,集體戶人口為105229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15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2.39人減少0.24人。 [55]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611522人,占52.82%;女性人口為546295人,占47.18%??側丝谛詣e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11.94,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上升了1.51個百分點。 [55]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為113597人,占9.81%;15-59歲人口為756127人,占65.31%;60歲及以上人口為288093人,占24.88%,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97848人,占17.09%。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0.38個百分點,15-59歲人口的比重下降8.77個百分點,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9.15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6.59個百分點。 [55]
2021年末,
年齡
|
人口數
|
比重
|
總 計
|
1157817
|
100
|
0-14歲
|
113597
|
9.81
|
15-59歲
|
756127
|
65.31
|
60歲及以上
|
288093
|
24.88
|
其中:65歲及以上
|
197848
|
17.09
|
全市常住人口中,擁有大學(指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209704人;擁有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47293人;擁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為379104人;擁有小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為341190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每10萬人中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由10282人上升為18112 人;擁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2356人上升為12722人;擁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5514人下降為32743人;擁有小學文化程度的由30436人下降為29468人。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歲及以上不識字的人)為20856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減少56721人,文盲率由6.92%下降為1.80%,下降5.12個百分點。 [55]
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832390人,占71.89%;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325427人,占28.11%。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城鎮人口增加了119333人,鄉村人口減少了82777人,城鎮人口比重上升了8.3個百分點。 [55]
綜述
2020年舟山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512.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2.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52.9億元,增長2.2%;第二產業增加值590.2億元,增長29.6%;第三產業增加值769.0億元,增長1.7%。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為10.1∶39.0∶50.9。“十三五”期間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2%。 [52]
初步核算,2019全年地區生產總值(GDP)1371.6億元,比上年增長9.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6.4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475.5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749.7億元,分別增長1.6%、17.6%和5.7%。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0.6%,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4.7%,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4.7%。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為11.7萬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1.7萬美元,高于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
2019全年居民消費價格(CPI)比上年上漲2.3%,其中食品類價格上漲5.9%。商品零售價格上漲3.7%。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0.7%。
2019全年財政總收入230.6億元,比上年增長5.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4.9億元,增長6.1%。其中,國內增值稅39.5億元,增長3.9%;企業所得稅15.9億元,增長13.0%;個人所得稅5.8億元,下降16.0%。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23.4億元,增長4.8%。其中,城鄉社區事務支出增長63.8%,衛生健康支出增長11.9%,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增長10.5%,科學技術支出增長10.0%,交通運輸支出增長9.5%。
第一產業
2019年,舟山市農作物播種面積15.8千公頃,比上年增長2.5%。其中,糧食播種面積7.4萬畝,增長1.9%。糧食產量2.6萬噸,增長1.7%;蔬菜種植產量11.6萬噸,下降8.1%;水果7.4萬噸,下降3.3%;茶葉70噸,下降11.4%。年末生豬存欄3.1萬頭,下降12.1%;家禽存欄29.5萬只,增長1.4%。全市肉類產量5103噸,比上年增長0.2%。其中,豬肉3917噸,增長1.5%;禽肉1015噸,增長0.6%。雞鴨鵝蛋產量979噸,下降22.1%。全年水產品總產量175.6萬噸,增長1.1%,其中,遠洋漁業產量54.2萬噸,增長10.3%。全市年末海水養殖面積4176公頃,下降5.1%。海水養殖產量28.5萬噸,增長8.5%。年末建成放心菜園、生態茶園、精品果園和綠色糧油基地“三園一基地”4375畝,建成高標準農田1.75萬畝,提標改造糧食生產功能區1000畝。有效灌溉面積21.8萬畝。累計土地流轉面積7.9萬畝,農地流轉率58.6%,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年末全市有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80家、無公害農產品136個、綠色食品43個、有機食品認證13個。全市有無公害農產品產地86個,面積12萬畝;省級無公害水產品基地37個。
2020年,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15.5千公頃,比上年增長1.9%。其中,糧食播種面積5.3千公頃,增長5.9%。年末生豬存欄6.3萬頭,比上年末增長1.06倍;家禽存欄30.4萬只,下降15.7%。全年生豬出欄5.6萬頭,比上年增長23.7%;豬肉產量4494噸,增長25.1%。雞鴨鵝蛋產量1059噸,增長10.9%;禽肉產量987噸,下降3.5%;牛肉產量14噸,增長40.0%。全年水產品總產量179.2萬噸,增長2.1%。其中,遠洋漁業產量63.1萬噸,增長16.3%。全市年末海水養殖面積3977公頃,下降4.8%;海水養殖產量29.2萬噸,增長2.5%。 [57]
2020年末累計建成糧食生產功能區38個,總面積3萬畝;建成省級現代農業園區1個,總面積2.7萬畝。有效灌溉面積21.8萬畝。累計土地流轉面積7.7萬畝,農地流轉率57.6%。年末全市有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79家、綠色食品46個。省級無公害水產品基地23個。積極推進數字三農發展,創建省級數字漁農業工廠6個,完成22個漁農業種養基地數字化改造,打造了普陀田園綜合體“智慧田園”示范項目。 [57]
第二產業
2019年,舟山市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93.7億元,比上年增長43.2%。規模以上工業新產品產值284.4億元,新產品產值率30.2%,比上年提高10.7個百分點。全年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843.6億元,比上年增長13.9%;實現利稅總額35.2億元,比上年增長31.0%。年末全市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194家,比上年增加17家。全年全市建筑業增加值160.1億元,占GDP的比重為11.7%。全市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8.6%。其中,民間項目投資增長15.3%,高新技術產業增長12.8%,生態環保和公共設施投資增長6.3%,交通投資下降8.9%。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下降40.4%;第二產業增長15.9%,其中工業增長16.8%;第三產業增長4.4%。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比上年增長12.5%。商品房銷售面積150.0萬平方米,下降25.4%。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61.5萬平方米,下降23.9%。
第三產業
2019年,舟山市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80.6億元,比上年增長8.2%。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469.7億元,增長8.2%;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11.0億元,增長8.0%。按消費形態統計,商品零售額499.9億元,增長8.2%;餐飲收入額80.8億元,增長7.9%。全年全市實現網絡零售額70.6億元,增長41.6%。居民網絡消費額182.6億元,增長16.5%。全市批發業銷售額比上年增長11.4%,其中,限額以上批發業銷售額增長10.8%。按商品分類看,有五大類商品實現銷售額增速在30.0%以上,分別是:木材及制品類增長2.0倍,化妝品類增長68.9%,煤炭及制品類增長54.4%,化工材料及制品類增長35.0%,飲料類增長33.0%。年末已登記商品交易實體市場116家,其中,消費品市場110個,生產資料市場6個。全年商品交易市場成交額為477.7億元,比上年增長6.7%。億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場29個,比上年增加2個,年成交額485.3億元,增長5.7%。全年外貿貨物進出口總額1371.1億元,比上年增長20.7%。其中,出口501.2億元,增長17.8%;進口869.9億元,增長22.4%。大宗商品實現進出口額867.8億元,增長18.2%,占全市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63.3%。其中,油品實現進出口702.3億元,增長23.6%。服務貿易進出口192.1億元,增長24.9%。其中,出口161.4億元,增長25.9%;進口30.8億元,增長19.9%。全年舟山口岸進出口貨運量15228萬噸,比上年增長9.2%。其中,進口貨運量14546萬噸,增長9.5%;出口貨運量682萬噸,增長3.3%。全年全市引進外資合同項目78個,實際利用外資5.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0.0%。實際利用市外資金510.3億元,增長13.3%。全年舟山港域港口貨物吞吐量53596萬噸,比上年增長5.5%。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16034萬噸,增長5.8%。從主要品種看,石油及天然氣吞吐量8810萬噸,增長23.8%;金屬礦石吞吐量17566萬噸,下降2.5%;糧油類吞吐量727萬噸,增長6.7%;煤炭及制品吞吐量2675萬噸,下降1.4%。全年集裝箱吞吐量136.5萬標箱,增長8.7%。年末全市有生產性泊位309個,其中萬噸以上深水泊位80個。全年郵電業務收入16.5億元,比上年增長5.9%。年末全市固定電話用戶23.8萬戶,比上年末增長5.5%。移動電話用戶187.2萬戶,增長9.6%,其中使用3G、4G移動電話用戶160.0萬戶。寬帶網用戶58.0萬戶。全年實現旅游總收入1054.6億元,比上年增長11.9%。旅游接待人數7051.8萬人次,增長11.6%。其中,入境過夜人數15.6萬人次,下降12.0%。從主要景區看,普陀山景區接待游客979.6萬人次,增長7.1%;朱家尖景區接待游客1096.7萬人次,增長19.0%;嵊泗縣接待游客765.3萬人次,增長11.2%。年末全市有各類金融機構72家。其中,銀行業機構28家,保險業機構24家,證券業營業部11家,小額貸款公司9家。年末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2282.1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2.2%。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2435.7億元,增長20.1%。金融機構融資總量余額4824.0億元,比年初增加1096.5億元。其中,市內銀行融資總量余額2694.5億元,比年初增加437.8億元;市外金融機構融資余額2129.5億元,比年初增加658.7億元。全年保險業實現保費收入37.6億元,比上年增長4.8%。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14.6億元,增長4.3%;人身險保費收入23.0億元,增長5.2%。保險公司賠款支出14.9億元,增長31.0%;保險公司給付支出2.7億元,下降0.7%。
科學技術
2018年,舟山市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科技支出6.8億元,比當年預算多支出22.3%。2017年全社會研究和發展(R&D)經費支出14.1億元,相當于地區生產總值的比例為1.16%。
2018年,舟山市組織實施各級各類科技項目564項;其中,國家級50項,省級322項。申請專利2938件,授權專利2216件;其中,申請發明專利1332件,授權發明專利508件。年末全市有高新技術企業140家,省級創新型試點、示范企業13家,省級科技型企業744家,省級農業科技企業80家,省級高新技術研發中心51家,省級農業科技企業研發中心37家。
教育事業
截至2018年末,舟山市共有小學57所,全年招生8912人;在校生49418人,比上年增長2.5%;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為100%。小學生均校舍建筑面積11.3平方米;生均圖書44冊;每百名學生擁有計算機30臺;小學體育運動場(館)面積達標的學校比例為100.0%。共有初中28所,招生7279人;在校生21151人,比上年增長2.6%,小學畢業生升學率為100%。初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積17.4平方米;生均圖書53冊;每百名學生擁有計算機38臺;初中體育運動場(館)面積達標的學校比例為100%。義務教育中小學專任教師5661人,比上年增長3.0%。
截至2018年末,舟山市各類中等職業教育學校4所,招生2128人,在校生6884人,畢業生3038人;普通高中13所,招生3734人,在校生11322人。全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4所,招生9600人,在校生26972人,畢業生7743人;成人高校1所,招生574人,在校生1228人,畢業生591人。中等職業教育專任教師590人,增長1.2%。普通高等學校專任教師中副高職稱以上教師所占比例為42.8%,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教師比例為55.6%。
截至2018年末,舟山市共有幼兒園129所,全年招生8835人,在園幼兒26875人;3-5周歲幼兒入園率99.97%。
所屬單位
|
學校
|
---|---|
市屬
|
舟山小學、啟智小學、舟漁子弟學校、舟山第一小學、舟山第二小學、南海實驗學校小學部
|
定海區
|
|
普陀區
|
沈家門小學、沈家門第一小學、沈家門第三小學、沈家門第四小學、魯家峙小學、平陽小學、勾山中心小學、展茅中心學校小學部、螺門小學、朱家尖中心、桃花中心小學、蝦峙中心小學、六橫中心小學、臺門小學、雙塘中心學校、登步中心小學、螞蟻中心小學
|
岱山縣
|
敬業小學、高亭小學、桂花小學、四平小學、萬良小學、高亭中心小學、岱中小學、岱東小學、蓬山小學、東沙小學、懷慈小學、長涂小學
|
嵊泗縣
|
菜園一小、菜園二小、菜園三小、基湖小學、五龍卡森小學、黃龍小學、花鳥小學、嵊山小學、枸杞小學、馬關小學
|
所屬單位
|
學校
|
---|---|
市屬
|
|
定海區
|
|
岱山縣
|
|
嵊泗縣
|
|
實驗學校
|
本科高校
|
|||
大專院校
|
文化事業
截至2018年末,舟山市有文化藝術表演團體1314個,藝術表演場所6處,文化館5個,文化站36個,公共圖書館5個,藏書224.8萬冊。年末全市有線電視用戶數35.1萬戶,其中數字電視用戶數31.6萬戶。廣播人口綜合覆蓋率100%,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100%。
體育事業
截至2018年末,舟山市新建全民健身路徑125條、各類體育健身場所163個;開展群眾體育活動269次,參加體育活動10.6萬人次。在省級以上比賽獲得獎牌78枚,其中金牌33枚,銀牌8枚,銅牌37枚。
郵電事業
截至2018年末,舟山市郵電業務收入15.6億元,增長4.1%。固定電話用戶22.6萬戶,下降15.7%;移動電話用戶170.8萬戶,下降4.3%,使用3G、4G移動電話用戶146.6萬戶;年末郵路長度1545千米,下降13.6%;寬帶網用戶55.4萬戶,增長6.5%。
醫療衛生
截至2018年末,舟山市共有衛生機構713個(含村衛生室),其中,醫院3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院)36個,社區衛生服務站140個。衛生技術人員(含村衛生室)9984人,增長8.1%,其中,執業醫師4105人,注冊護士3827人,分別增長14.6%和9.0%。醫療衛生機構開放床位6407張,增長12.0%。全年累計報告傳染?。滓冶悾?1165例,報告發病率955.90/10萬。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4.1‰,同比提高2.0個千分點,嬰兒死亡率2.61‰,同比提高1.4個千分點。免費婚檢率78.2%,孕產婦住院分娩率99.98%,一孩率63.9%,二孩率35.2%。
人民生活
截至2018年末,舟山市全體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217元,增長8.9%。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622元,增長7.8%;城鎮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33826元,增長5.0%。全年漁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812元,增長9.8%;漁農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2007元,增長7.5%。城鎮、漁農村居民收入比為1.67:1。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0.0%,下降0.8個百分點;漁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2.5%,下降0.1個百分點。年末城鎮居民人均現住房建筑面積36.2平方米,漁農村居民人均現住房建筑面積54.3平方米。
社會保障
截至2018年末,舟山市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90.9萬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96.8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23.7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36.9萬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23.3萬人。
截至2018年末,舟山市有敬老院32所,社會福利院10所,共有床位數4742張。城鎮“三無”對象集中供養率100%,漁農村“五保”老人集中供養率95.0%。城鄉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0743人,其中,城鎮低保對象1565人,漁農村低保對象9178人。城鄉低保對象最低生活補助標準每人每月720元。
基礎設施
截至2018年末,舟山市城市建成區面積76.3平方千米,實有城市道路面積1568.3萬平方米,建成區綠地率36.7%,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8.0平方米。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全年新建污水管網42.9千米,河湖庫塘清污(淤)量142.1萬方,城市污水處理率95.0%。年末城區排水管道長度1227.7千米,全年城區供水總量6736萬立方米,液化石油氣供氣總量3.2萬噸,天然氣供氣總量4520萬立方米。
截至2018年末,舟山市重點完成18個省市美麗鄉村精品村、4條主題風景線,2個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利用重點村和3900戶美麗庭院創建。推進整潔村莊專項行動,177個社區村環境得到全面整治,新完成漁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村85個、提升村3個,投放分類垃圾桶4.57萬余套,
截至2018年末,寧波舟山港主通道、定沈快速路、百里濱海大道建設進展順利,魚山大橋、秀山大橋主體貫通。完成海天大道定海段改造,小干島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建成普陀山機場新候機樓。建成500千伏聯網輸變電主體工程,大陸引水三期加快建設,岱山火箭鹽田復墾全面實施。新建改建城市道路19條。建成公交電子站亭195個,新增停車位1586個。團雞山垃圾焚燒站投入運行,基本完成城中村改造27個,改造老舊小區11個、農村危舊房3446戶。實施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34個小城鎮全部通過省級考核驗收。
環境保護
截至2018年末,舟山市全年PM2.5年平均濃度為22µg/m,日空氣質量(AQI)優良天數比例94.8%。全市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0%。區域環境噪聲平均等效聲級52.4分貝。全年實施平原綠化面積1643畝,建設珍貴彩色健康森林1.54萬畝,新植珍貴樹39.27萬株。全年有效灌溉面積15.6千公頃,節水灌溉面積8.1千公頃。開展治水治污,實施“五水共治”碧水行動,創建污水零直排區。推進拓庫擴容,增加水庫調蓄能力108萬方。
截至2018年末,舟山市達到一、二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占25.2%,四類和劣四類海水海域面積占61.6%,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達標率14.6%,與上年持平。全年舟山海域共發生赤潮4次,比上年減少11次,累計赤潮面積420平方千米,下降30.6%。
公共安全
截至2018年末,舟山市共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53起,下降20.9%,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0.04,比上年降低0.015。全年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337起,死亡人數45人,交通事故損失額111.7萬元。全年共發生火災事故26起,損失額117.5萬元。
法治建設
其他
綜述數據
2018年,舟山市水路貨運量27756萬噸,增長19.4%,水路貨運周轉量3327.9億噸千米,增長12.0%;水路客運量2922萬人,增長4.1%,水路客運周轉量4.86億人千米,下降0.3%。公路貨運量10374萬噸,增長22.6%,公路貨運周轉量176.3億噸千米,增長17.5%;公路客運量2584萬人,下降3.1%,公路客運周轉量11.2億人千米,增長5.5%。普陀山機場全年完成客運量121萬人次,增長18.2%;貨郵運量(不包括行李)112噸,下降42.9%。年末全社會民用車輛擁有量21.4萬輛,比上年末增長6.1%,其中,小型客車擁有量16.9萬輛,增長12.3%;摩托車擁有量3.1萬輛,下降18.4%。
截至2018年末,舟山市有海上運輸船舶1600艘,運力749.5萬載重噸,比上年末增長23.2%。其中,萬噸級以上船舶174艘,比上年末增加24艘,運力465.2萬載重噸,占全市總運力的62.1%。年末全市有舟山戶籍運輸船海員4.02萬人,比上年末增長1.5%。全年舟山港域港口貨物吞吐量50787萬噸,比上年增長10.9%;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15158萬噸,增長5.8%。從主要品種看,石油及天然氣吞吐量7119萬噸,增長1.8%;金屬礦石吞吐量18019萬噸,增長13.7%;糧油類吞吐量681萬噸,下降17.8%;煤炭及制品吞吐量2711萬噸,增長9.1%。全年集裝箱吞吐量125.6萬標箱,增長20.6%。年末全市有生產性泊位288個,其中萬噸以上深水泊位69個。
交通方式
-
連島工程
舟山跨海大橋(2張)
舟山的跨海大橋主要有:岑港大橋、響礁門大橋、桃夭門大橋、西堠門大橋、金塘大橋、東海大橋、朱家尖大橋、新城大橋、岙山大橋、長峙大橋、魯家峙大橋、山外風景灣路橋、江南大橋、高亭江大橋、長峙大橋、馬跡山大橋、綠華大橋、金青大橋、三礁江大橋等以及規劃建設中的六橫跨海大橋、寧波舟山港主通道等。
-
陸上交通
截至2020年末,全市公路總里程達到1921.8千米,其中,普通國道154.2千米,普通省道29.3千米,高速公路41.9千米,農村公路1696.3千米;一級公路256.3千米,二級公路265.4千米,二級以上公路占公路總里程的27.2%。與“十二五”末比較,普通國道增加了107.7千米,二級以上公路增加了59.4千米。全市公路密度達到131.8千米/百平方千米,等級公路通村率及通村公路硬化率均保持100%。 [19]
-
水上交通
截至2020年末,已開通水上客渡運航線85條,其中,客滾航線25條,高速航線32條,普通客船航線25條,渡運航線26條,13個主要經濟大島開通客滾運輸航線,14個經濟大島開通20節以上高速客運航線,主要的島際水上客運航線實現2小時交通圈。 [19]
舟山群島歷史悠久,古稱“海中洲”,藍天、碧海、綠島、金沙、白浪是舟山生態旅游環境的主色調。舟山境內共擁有佛教文化景觀、山海自然景觀和海島漁俗景觀1000余處,主要分布在23個島嶼上。這里擁有普陀山、嵊泗列島兩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岱山、桃花島兩個省級風景名勝區以及海島歷史文化名城定海。
景區景點
|
圖片
|
|
---|---|---|
普陀山
|
||
朱家尖
|
||
嵊泗列島
|
||
桃花島
|
||
東極島
|
||
嵊山枸杞
|
||
岱山
|
||
定海
|
舟山精神
“勇立潮頭、海納百川、同舟共濟、求真務實”的舟山精神,既是舟山自古以來人文精神的沉淀和積累,更是舟山改革開放三十年中,順應海洋文化的文脈,發展、革新、創造的屬于這座城市獨有的新文化。
藝術
舟山方言
舟山話有29個聲母,46個韻母,7個聲調。
漁民號子
舟山漁民號子,是舟山群島船漁工號子的總稱,是舟山各島漁民、船工世代相傳的海洋民間口頭音樂,它與漁船、運輸船作業和漁(船)民在海上和岸上勞動時息息相伴,是浙江省乃至國內的代表性民間勞動號子之一。
舟山鑼鼓
舟山鑼鼓以鑼、鼓、鈸及鎖吶為基調,間以絲竹,音響雄壯,旋律激蕩奔放,氣氛極為熱烈,具有鮮明海島特色。解放后這一民間藝術,經過加工改進慢慢地搬上了舞臺。主要作品有《漁舟凱歌》、《東海漁歌》、《漁民歡樂》等。
祭海
漁民每泛出海之前,先要在船上祭祀神祇,燒化疏牒,俗稱“行文書”。然后由老大將杯中酒與盤中肉拋入大海,稱“酬游魂”,以求出海打魚時平安無事。祭祀時要放一副“太平坊”,即棺材板,出海時,放在船上。棺材板冠以“太平坊”之名,與漁民在大海作業時很有可能被巨浪吞噬相關。葬身大海是漁民大忌,與“入土為安”的習俗大相徑庭。因此放一副棺材板,以求太平無事。若死,也得死在家里,才能“入土為安”。這與他們到市場上去買床,不愿買新的,卻要買一張已死過人的,以求到老能死在床上的愿望相一致。一泛結束,亦要舉行祭祀神祇,稱“謝洋”。
潮魂
舊時沿海漁村一種特殊的喪俗。出海漁民翻船而死的人,因無法尋得尸體。家中設靈堂,海邊搭草棚設“醮臺”。傍晚舉行招魂儀式,在草棚里點香燭,放供品,稻草人坐中間,上貼死者生辰八字。夜間漲潮時,道士坐“醮臺”上,敲響鐘磬鐃鈸,念咒語。有人手扶一根手竹,上掛籮筐,內裝雄雞一只,面對大海,隨道士咒語,不停搖動。也有由死者家屬披麻戴孝,提著燈籠高呼死者名字,為其招魂。第二日將稻草人放入空棺材安葬。
跳灶會
跳蚤會,又名跳灶會,系流傳于舟山白泉的民俗舞蹈,因舞姿如跳蚤和婦女跳到灶上撒尿就能滅火的傳說而得名。它的形式是男女對舞,男飾濟公,女扮火神(男扮女裝其裝為紅衣綠褲),意為“濟公斗火神”。行會時,他(她)倆由粗草繩圍成長方形,邊舞邊唱,唱法似“小熱昏”一般,除原準備的曲調外,能觸景生情,見機應唱,能吸引圍觀者興趣。
唱蓬蓬
唱蓬蓬即唱新聞,指樂師借助伴奏,將時事新聞和評論說唱給眾人聽,并獲取一定的報酬。
滃洲走書
舟山走書(又名滃州走書)源于定海馬岙,是舟山群島歷史文化奇葩之一,約產生于1800年前后,后從六橫傳至鎮海后,演化為“蛟川走書”。初為自擊自唱的單口說唱曲藝,內容以短詞為主,原為一人自鼓自唱,后吸取戲劇中的走、唱、念、表相結合的表演手法,將單檔坐唱改為二人或多人演唱。常規演出為1人主唱,輔1-2人伴奏(幫腔和笛)。其基本調為“慢調”與“急賦”,另吸收其他曲樂中的“二簧”、“流水”等曲調。演唱樸實,清晰“四工合”幫腔為其特性音調,以唱、表白、演為主要表演形式。
貝雕漁民畫
舟山貝雕是利用當地的貝殼作原料,根據貝殼的天然色彩、光澤、紋理,精雕成神形兼備的風景、人物、山水、花鳥等畫屏的工藝美術品。
海島漁民畫
舟山海島漁民畫,是海島地區特有的一種繪畫藝術,以衢山鼠浪湖漁民畫和東極漁民畫最為有名。
近代以來,舟山籍的國家政要及海內外愛國人士有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李鐵映之生母金維映,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喬石、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丁光訓、香港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原香港貿易發展局主席和全國政協副主席安子介、原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商飛董事長金壯龍等;在臺灣的舟山籍政要有邱進益等。
舟山商人是中國近代化的先驅,在清末民國的“十里洋場”上海,舟山產生了朱葆三、周祥生、劉鴻生、王啟宇、葉友才、許廷佐、袁仰安等工商業巨子。 [30] 二戰以后,舟山商人轉移到香港、北美等地,出現了董建華家族(董浩云、董建華、董建成等)、王統元家族(王統元、王福元、梁王培芳、王國旌等)、王惟翰、厲樹雄、方新道、周亦卿、楊良鋆、許志勤等。其中,董建華、安子介、林鄭月娥等成為香港政要。改革開放以來,舟山商人的代表為楊元慶、胡海平、趙文權、姬十三、宋衛平、夏賽麗等。
在文藝、科技界,古代有張信狀元及第,浙東學派黃氏父子(黃式三、黃以周)“傳經明道”。近代以來,文學界有三毛、桑品載、何為、金性堯、王永年等享譽文壇,影視界有王家衛、苗僑偉、林憶蓮、何賽飛、陳敘一等,戲曲界有梅蘭芳外孫范梅強、京劇名家費名琰、越劇名家王志萍等,科技界的舟山籍兩院院士有王自強、殷鴻福、舒興田、陳聯壽、方肇倫等,還有美國科學促進會院士周如鴻、美國內科學會院士和加拿大皇家內科學院院士陳崇實等知名海外院士。 [31]
政界
|
||||||||
商界
|
穆炳元
|
|||||||
王惟翰
|
楊良鋆
|
王統元
|
||||||
文學界
|
||||||||
書畫界
|
||||||||
影視界
|
||||||||
科技界
|